侧边栏壁纸

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2025年04月26日 4阅读 0评论 0点赞

作为产品经理懂一些技术知识的话会更加专业,工作可以更高效。但是产品需要懂哪些技术知识,需要了解到什么程度,今天就来总结一下身为产品需要了解的基础技术支持,这里仅仅是做一个基础介绍,各位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是越多越好。


平时网上我们看见的情况是:
  “这个需求很简单的”,
  “我不管,你就要实现”,
  “这么简单的东西需要做这么久吗”,
  “你先做,我们看下效果,不行再改”。
但其实是:
  “我今天加班把需求文档弄出来”,
  “我去协调一下时间和资源”,
  “接口还没到位吗,我去催催”。
  为什么会照成大家普遍看到的那样,其实主要还是源于一句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照成市场人员能力的参差不齐,真正的产品经理都是和开发小哥相亲相爱的~我们来讲单聊下作为产品必备的技术知识。
图片1.png

前端技术

  前端的工作就是把你和UI最终设计的产品呈现在用户眼前,比如APP页面,电脑网页,小程序页面等等,不同的展现方式都需要不同的程序小哥来实现。常见的技术方式包含H5、Native和RN(react native)。H5页面的易于改动和拓展,但是体验方面较差,适用于运营活动等比较易于改动等场景;Native体验好,但是维护成本较高,比较适合固定的产品场景,比如APP首页的实现;RN更加介乎于两者之间,适合快速迭代的产品,目前应用比较普遍。常见语言包括HTML、CSS、JavaScript等等。

后端技术

  如果说前端技术是产品的展现层,那后端技术就是产品的服务层,这里会做各种逻辑判断和业务处理,存取各种数据,并通过接口返还前端,用做数据的提交或展示。一般情况下前端是不做产品逻辑处理的,只负责展示和交互,后端做相关处理一方面更加的易于维护和改动,需要做什么逻辑调整不需要动前端代码;另一方面更加安全,前端代码是会被用户本地所解析的,重要数据可能会暴露,交由后端处理的话就可以避开这一风险。常见语言包括JAVA、PHP、python等等。

接口

  说到接口那就厉害了,它几乎无处不在,一般也是由后端负责编写,用于前端和后端间的交互。你平时打开一个页面或者APP的时候,会有一个东西在那转啊转的,然后出现相关的页面和文字,那就是前端调用接口从后端请求数据的过程。例如餐厅点菜,消费者告诉服务员要什么菜,然后服务员告诉后厨几号桌要什么,后厨在制作交给服务员上菜,这个服务员就类似接口的作用。一般有固定的入参和出参,前端用相关的参数调用接口,后端进行相关的处理将数据通过出参返还给前端用户呈现。

数据库

  数据库说白了就是进行数据存储的地方,前端将用户提交的数据传个后端,后端经过数据的处理后就把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面,当然数据库也会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应用的场景进行区别处理。对数据库的操作不外乎四个字,增删改查。
  以上就是对一个产品技术层面的概述,真正的实现过程要复杂得多,里面包含的专业知识又有很多,作为一个产品来说,不需要深入了解,但是基本的结构和流程是必须掌握的。


前面一篇介绍了产品经理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包含了从前端通过接口到后端,再有后端处理存储到数据库,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相关的专业术词,看一下你经常听到的那些词到底指的是什么以及包含了哪些?

图片2.png
  前面一篇介绍了产品经理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包含了从前端通过接口到后端,再有后端处理存储到数据库,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相关的专业术词,看一下你经常听到的那些词到底指的是什么以及包含了哪些?

API

  API说白了,就是接口,也在上文提到过,一般是由后端开发编写,主要用于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连接和交互作用。这里就不重复多说了。

token

  token具有难伪造性,通常用于验证身份作用。例如你在首次登录一个网站,进行账号注册并登录的时候,服务端会返还一个唯一的token作为你身份的识别,之后你的所有请求和操作都会带上这个token值,服务端接受你的操作请求后首先对token进行验证,通过之后才会才会返还相关的数据来相应你的操作。可以理解为门禁卡一样的东西,每次出进小区使用门禁卡,确认你是这里的住户之后才让你通行。

SDK

  字面理解为软件开发工具包,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为辅助开发某类软件的相关文档、范例和工具的集合,可以提高开发效率,更简单的接入某一功能。可以这样理解,SDK包含但不限于API,比如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一种功能,你也想要这种功能但是不想自己开发,那你就可以付费使用这种软件公司的功能,他提供的这个功能就是SDK,然后这家公司会提供一个API供你接入之后就可以调用他的软件服务。SDK相当于一杯水,API相当于吸管,可以通过吸管来调取杯子里的水。这就是SDK和API的关系。

cookie和session

  cookie是一种保存在本地的文本文件,用来记录用户信息和浏览历史,session是服务端生成和记录的访问状态,可作为身份校验的标记。相似的两个东西,前者存储在客户端,后者存储在服务端。整体作用和token相似,用于身份识别和验证,区别在于存储的地方,存储方式不同,且token的安全性较高。

http协议和url

  http是互联网基础协议,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都基于该协议。url即资源定位符,互联网的每一个资源,如网页和图片等都有唯一的url。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平时说的网址。

前后端联调

  这说白了,就是接口文档由后端写好交个前端接入后,双方坐一起来测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达到预期的目的,看接口有没有跑通。

组件

  和前端交流多了,你必定会听到这个词。那它是什么呢?前端在平时开发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页面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是同样的banner轮播你会在多处见到。那为了减少反复的开发工作,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就会把这个功能封装起来方便以后用,这就是一个组件。就类似产品在画原型图时,很多页面元素你会保存下来下次直接使用一样。

重构

  开发人员经常说的一个词,一句话总结就是对代码做任何更动,以增加可读性或者简化结构,而不影响输出结果。从简易程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优化代码,改善代码质量;甚至到完全抛弃旧代码完全重写。重构一定要充分的测试与沟通,避免更改代码带来的风险漏洞。但是有时重构有时必须的,它可以增加页面的流畅度和美观度,对于程序员来说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易于维护。

调试、打包、部署

  一般程序员在写代码的时候都是在本地建一个开发环境然后进行编写和调试,确保自己写的部分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打包,平时我们看见的代码电脑是不认识的,需要转变为电脑认识的二进制,打包就是指将自己的代码转变为二进制的过程。之后大家把各自写的代码都部署到生产或测试环境上进行整体功能的测试。整体没有问题就可以安排上线了。
  以上就是总结的产品应该知道的技术知识,比起上一篇来说更加的深入一点,只要你了解了这两篇的内容,起码你不会再是一个啥也不懂被开发嫌弃的产品了,当然,具体的还要结合你的工作内容去详细学习。

0
打赏

—— 评论区 ——

昵称
邮箱
网址
取消
人生倒计时
标签云
舔狗日记